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名字來自于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它的原創者是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1968年,莫頓提出“馬太效應”這個術語。
“相對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他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他闡述這一觀點時引用了《聖經》在“馬太福音”第25章中的兩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效應”是十幾年來經濟學界經常提及的,經濟學界用它提醒決策者,要避免貧富差別過大。此術語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馬太效應揭示了一個不斷增長個人和企業資源的需求原理,關係到個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則。
最初使用的領域:
①把過去的成績累計起來,形成一種優勢,並影響以後的評價。
②人們傾向于引證那些對所研究的問題或領域具有影響的工作,但同時也傾向于引證那些經常可見的科學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證的人被更多人引證,不容易引證得更不容易引證。
③當一個人的傑出成績得到承認後,人們可能會追溯並重新評價其早期工作。
④承認和獎勵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機構的科學家,而那些在聲望較低、處于邊緣地區的機構裏的科學家則很難得到適當的承認。
⑤新的科學家需要逐步進入權威和名流集團之中,然後被承認。
⑥科學界分層結構中流動是單向的,科學家只有升遷不可降格。
馬太效應在很多情況下對科學發展具有不利的影響,使得很多具有才華的科學家被壓制、埋沒。當科學家體會到社會環境對他們的壓抑,他們或者忍受痛苦繼續堅持不懈地努力,這種行為為社會所鼓勵和讚揚;或者會失去對這些目標的興趣,不再從事科學事業;或者失去通過合法途徑達到成功目標的興趣,轉而產生用越軌的方法去獲取成功的動機。如果科學組織對科學家的越軌衝動和誘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內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軌行為就會產生。
馬太效應之現象
○ 使用《聖經》中的一句話:“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馬太福音中的寓言
馬太效應來自于《聖經》中的一個故事。《新約·馬太福音》裏記載:
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于是國王獎勵了他10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于是國王便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裏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于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那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並且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就是馬太效應的故事。它的寓意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Thursday, February 16, 2012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2
做事必須搞清 10個順序
1. 職場:先升值,再升職
2. 溝通:先求同,再求異
3. 執行:先完成,再完美
4. 學習:先記錄,再記憶
5. 設計:先仿造,再創造
6. 創業:先成長,再成功
7. 發展:先站住,再站高
8. 人際:先交流,再交心
9. 先做好自己,再要求別人
10.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
2. 溝通:先求同,再求異
3. 執行:先完成,再完美
4. 學習:先記錄,再記憶
5. 設計:先仿造,再創造
6. 創業:先成長,再成功
7. 發展:先站住,再站高
8. 人際:先交流,再交心
9. 先做好自己,再要求別人
10.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
Subscribe to:
Posts (Atom)